Translate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派頭十竹-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活動



明天又到了體驗竹子的日子,不要錯過


14:00~16:00台灣六大經濟竹種的講座非常難得邀請到台灣種植竹子的專家陳靖賦先生,與臺灣竹圖鑑的作者呂錦明博士為大家開講,認識台灣的最主要的竹種可以增長在野外觀察與自己免費取材/取苗種種植的知識,千位不要錯過.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交大義築實驗室─智慧生活與場域「峨眉竹構築」

資訊出處:http://solomo.xinmedia.com/archi/55964-AHA

  • 作者:張韋
  • 發布時間:2015/11/16
    單口輪編竹燈籠;圖片提供/張韋

    「智慧生活與場域義築」為一門交通大學建築所開設的服務學習課程,由交大建築所許倍銜教授以及台灣義築協會執行長簡志明老師,帶領22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來到新竹縣峨眉鄉湖光村,實際做一件很不一樣的事!

    去年,冬末春初的時候,一批交大的師生們由設計初稿開始,到剖竹烤竹編竹,與當地居民、義築協會志工攜手在新竹峨眉的客庄農村完成五項裝置藝術。而今年九月,新的一批交大學生,將不同於前一屆的做法,這次將只專注在一樣作品,希望為湖光村注入不一樣的新力量。

    首先仍必須了解建築,尤其是竹構築的相關知識,而學習使用Rhinoceros畫出3D立體圖也是必要的。接著才離開教室、進入場域,開啟這趟第一次工作坊。不同於上學期做法,這次老師善加制訂題目,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同學,都各能表現自己的專業,例如:人社系學生在工作坊前,教授其他同學做田野調查技巧,期許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都能互相交流,發酵出特別的創意點子。老師也預告未來,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互動科技、CAD/GAM,並實際操作與系統整合。這是一門跨領域課程,大家都是從零開始雕刻再琢磨,沒有同學例外。

    三天工作坊的第一站,我們抵達位在北埔的建築公社。由社員顏學理、張修瑋帶領大家認識使用本土木頭與竹子的建築。主張以簡單方式面對問題,簡化龐大社會架構的複雜。從設計到施工,親手建造出結合環保材料與生態工法的木造建築,讓客戶一同熟悉了解自己房子是如何被建造的,透明化整體過程與素材採購,同時以人為本的基本「互助」概念打破資本約束框架。
    竹工藝師施志成與交大許倍銜教授講解竹構;圖片提供/張韋

    穿越峨眉鄉的大拱門, 一目了然看到峨眉特產的東方美人茶以及柑橘。來到目的地合作對象:湖光村的無負擔農場。整個新竹縣擁有17頃有機稻田,農場就占6頃。這裡在民國89年曾經是一座擁有12,000隻鴨的蛋鴨場,之後轉以米銷為主的觀光有機農場。每年收成兩次,使用有機鴨間稻做法,可愛的鴨寶寶就是無負擔最忠誠的工人。第一天下午同學們參觀了上一屆交大在湖光村的五樣作品,分別為:橋上入口意象「Line One(來玩)」、農夫市集、「傳青(農產青翠人情暖,十指相扣友誼傳)」、水上屋「映韻」、釣魚亭「有閑」、以及第一晚報告分享時,使用的社區教室空間「織竹」為一座兼具教室、集會和農業機具展示的多功能空間。

    坐在前一屆學生編織架起的竹構教室內,有一種傳承精神的氛圍,這一屆同學們分組積極交流各自的農村發想。農村社會設計概念來自這學期加入的新元素「社會企業」,期許用一個永續的方式,讓在地生活更美好。學長姐及志工也回來分享實作經驗,大家一致都認為,從簡單的工具使用到與社區居民建立溝通橋樑,一學期下來獲得的比想像中多更多,結束後所帶來的正面能量也重新定義了自己的生活目標。社區發展協會的居民也和同學分享自己親愛的家園及未來理想,希望以自然素材打造環境,這對學生而言或許只是一堂課的開始,但實際卻是讓大家踏出教室外,走入農村一同與村民營造社區的第一步。在地居民們希望同學能很自主地揮灑創意在這塊家園,期待同學們再次回來,也能和學長姐一樣,是由感情牽引著我們。
    同學們在竹構教室認真聆聽其他組報告分享;圖片提供/張韋

    農場主人展哥與依萍姐,是交大師生與無負擔農場對話最直接的窗口,多才多藝又好客的他們,照料了大家三天工作坊的大小事情。在參訪建築公社、參觀無負擔農場及前一屆的五樣作品、實地與當地居民互動後,實際動手做的時候來了!第二天開始,香港理工大學土木系學生也加入行列,幫助大家做精確的立體測量,另外教授也請來南投竹藝師施志成指導大家從最簡單的認識素材開始、工具的介紹到第二三天我們實際削竹片、烤竹去青與彎竹、編竹,同學們也學習了最基本但也最重要的纏繞鐵絲與結繩來固定竹子。除此之外,秉持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前一屆的作品的毀損與倒塌,這一屆的同學也盡力在做修補。
    香港理工大學與交通大學同學合作進行立體測量;圖片提供/張韋

    無負擔農場主人展哥教導同學們結繩;圖片提供/張韋

    修繕前一屆作品;圖片提供/張韋

    將多數只能在校內實作的能量放大到校外場域,三天的工作坊,對同學們來說,是一個很充實愉悅又扎實學習的週末。大家吸收了很多新知識,例如:了解到去青為竹子加工,由綠色便咖啡色(澱粉質轉為纖維質),能夠延長竹子耐用性,也學上了編織竹燈籠技巧。竹材既環保又耐重,符合自然生態永續的趨勢,施志成也和同學保證,只要安全係數抓對了,同學想以竹構變出如何奇形怪狀的特色建築都可以。無論是教授、竹藝師亦是當地居民,都給予同學很大的發揮想像空間,有他們作為後盾,也讓同學們更大膽的設計點子。
    火烤去青;圖片提供/張韋
    烤竹彎竹;圖片提供/張韋

    然而這次建設的農村硬體建築,究竟能在農場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如何納入永續的社會設計概念?竹構建築是否也能加入其他素材?又或者該加入哪些科技元素?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同學們都仍在摸索階段。但可以相信的是,這次的作品將更為突破。超越一門課程的效益,讓不同領域的同學們,都自身跨出領域,一面嘗試一面學習,實際做一件不一樣的事!
    利用亞麻仁油、氧化鐵及蜂蠟幫自然素材穿上雨衣 並挑選不一樣材質的竹子:桂竹及孟宗,穿插使用在適合位置;圖片提供/張韋

    課程師生合照;圖片提供/張韋


    [延伸資訊]
    交大義築實驗室-農村社計
    https://www.facebook.com/nctufab/?fref=ts
    ====================
    文 /張韋
    圖 /謝宗廷、陳彥辰、王斯右
    編輯 /王進坤

    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TBS Paper。臺灣竹會電子報】Vol.12(藝起知竹)!!

    訊息出處: 臺灣竹會fb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mbooSociety


    各位親愛的臺灣竹會朋友 大家好:

    抱歉讓大家久等了,感謝您們的包容與支持,我們已出刊【TBS Paper。臺灣竹會電子報】Vol.12(藝起知竹)!!

    (敬請點選連結下載閱讀,並歡迎分享及來信投稿喔!!

    臺灣竹會   敬致


    ------【搶先閱讀】----------

    10月,節氣“霜降”,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暑氣漸消。「霜降見霜,米谷滿倉」的諺語正反映出了農民此時要進入了秋收秋種的大忙時段。

    由竹界前輩呂錦明顧問帶來的【竹子講堂】專欄本期將介紹【變葉竹】─形態相當類似鳳翔竹及白條唐竹,將告訴大家究竟有甚麼差異呢?

    而本月份【臉譜故事】專欄中,將介紹「青埔琉璃竹情藝坊」負責人吳世興老師 與大家聊聊他豐富多元的工藝、設計等經歷及期許。

    分類專欄【工藝.生活用品】則邀請到范承宗設計師(邸家Dejia Space工作室負責人)分享【形上之道,形下之器】,闡述了孔子思想與設計創作核心之間的體認與觀點

    而今年9月中我們前往韓國潭陽見學「第十屆世界竹子大會」
    本期【產業趨勢】專欄中,邀請前去論文發表的汪大雄博士(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組研究員),帶來精采的【參與2015年世界竹子博覽會心得分享】,讓我們一窺世界竹會的精彩風景。

    而在1122日、126日將有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本會合辦的【「竹夢講座」〜派頭十竹 Bamboom!】的農工藝市集竹夢計劃
    內容包含竹藝DIY體驗及竹文化產業、栽種管理、竹建構等議題探討,誠摯邀請您和我們“藝”起來知“竹”
    更多活動內容及報名方法請詳見P21【情報焦點】喔!

    -- 
    -----------------------------------------------------------------------------
       【社團法人臺灣竹會/Taiwan Bamboo Society(TBS)】
    • 立案證書字號:內政部台內團字第1020329597
    • 法人登記字號: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03年度法登社字第1號
    • 會址:30041新竹市自由路695樓之2
    • 通訊地址:632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528號
    • 統一編號:02999578
    • 信箱:bamboostw@gmail.com
    • 網址:http://www.taiwan-bamboo.org/ (建構中)
    •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mbooSociety
    •  以竹會友 捐款帳號    郵局代號:700   立帳郵局:虎尾郵局   戶名:社團法人臺灣竹會   帳號:0301178  0918588

      【Taiwan Bamboo Society(TBS)】
    •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Number: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Tai Nei Tuan Zi No. 1020329597
    • Certificate of Incorporation  Number:Taiwan Hsinchu District Court 2014 Fa Deng She Zi No. 1
    • Address:5F.-2, No.69, Ziyou Rd., East Dist., Hsinchu City 30041, Taiwan (R.O.C.)
    • Mailing Address:No.528, Sec. 1, Linsen Rd., Huwei Township, Yunlin County 632, Taiwan (R.O.C.)
    • VAT Number:02999578
    • E-mail:bamboostw@gmail.com
    • Website:http://www.taiwan-bamboo.org/ (Constructing)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mbooSociety
    --------------------------------------------------------------------------------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竹構雲林農博 台灣建築獎奪冠

    訊息出處: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03000492-260115

     
    /台北報導

    竹構雲林農博 台灣建築獎奪冠
    2015台灣建築獎首獎得主為雲林農業博覽會園區,運用竹子等在地材料,並引入水系統。圖為園區內的碳匯林場。(建築師雜誌提供)
    由建築師雜誌社主辦的「台灣建築獎」得獎名單昨出爐,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的雲林農業博覽會園區獲得評審委員一致青睞,獲選為首獎。佳作獎有二,分別是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法鼓文理學院,和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的台中文化創意園區R04館增改建案。
    特別的是,今年闢設了「台灣建築特別獎」,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和禾磊設計合作的華山綠工場,雖是臨時性建物,現已拆除,但因活動期間吸引不少社群參加,即使建物拆除了,社群互動依舊,因此獲得特別獎殊榮。
    今年台灣建築獎從201件作品中選出9件入圍,10月底展開3天實勘後決選,本屆評審委員有龔書章、林靜娟、郭俊沛和邱文傑。
    召集人龔書章表示,今年得獎作品特色都與地景、構築有關,首獎雲林農業博覽會園區為2013年雲林農業博覽會所建,展後更名為「農博公園」,部分展區改為常設繼續開放。
    大藏在前期規畫時,重新整理一片荒廢10年的林地,原本缺水的基地,在引入周邊生活用水淨化後,形成人工湖和人工溼地,帶來生態轉變。
    除此,農博入口、餐廳、碳匯林場園區均有竹構造的不同測試表現,「雖然它的竹構造尚未成熟,有人說它其實是仿鋼構,但坂茂當時研究紙取代鋼構也是經歷實驗的過程,雖然竹構還不成熟卻具革命性,後人可以依此前行。」
    農博完成後經歷幾場颱風仍維持原樣,當地人士對農博的構造產生信心,也邀請大藏在當地做永久建築,「取之於在地,提供在地思考,進而被使用」,龔書章認為本案「具多重的建設性」,讓去年也曾入圍、卻飲恨未被選上的農博,今年再被提名並一舉掄元。
    獲特別獎的華山綠工場,是台北市都發局策畫第3屆「next play」活動的臨時地景建物,「以往建築獎不接受臨時建物、或讓已不存在的案子入圍,為此我們討論:『什麼是臨時性建築?』」
    龔書章說,「5年、50年的時間算長還是短?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所有的建築都是臨時性的」,「綠工場打造一個全新的場域,讓當地居民、社區大學等社群互動,即使今日建築已不存在,但這些人還有互動,這個案子改變傳統賦予建築的定義。」(中國時報)

    編織自然,與山靈嬉戲─藝術家王文志、紀錄片導演江國梁專訪


    公視藝文大道 第136集 編織自然,與山靈嬉戲─藝術家王文志、紀錄片導演江國梁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OmAYvM-sI

    n